汽车知识:解析车辆的驱动方式及优缺点
驱动方式,是指发动机的布置以及驱动轮的数量、位置的形式。一般的车辆都有前、后两排车轮,其中直接由发动机驱动转动,从而推动(或拉动)汽车前进的轮子就是驱动轮。
两轮驱动:包括前轮驱动和后轮驱动。根据发动机在车辆中的位置和驱动轮的位置进而细分为:前置前驱(FF)、前置后驱(FR)、后置后驱(RR)、中置后驱(MR)等形式。
前轮驱动,是指发动机的动力直接传递给前轮,从而带动车辆前进的驱动形式。形象地说,就是前进时前轮“拖动”后轮,带动车辆行进。
前轮驱动的优点:更容易布置车内成员空间,机械结构相对比较简单,造价便宜,从而节省成本。
前轮驱动的缺点:前轮既负责驱动又负责转向,前轴负荷过重,车辆在过弯时前部重心会因惯性前移,容易突破前轮抓地力,而后轮又没有动力,容易转向不足,即“推头”现象。
前置前驱(FF)是现代汽车最常采用的方式,发动机和传动系统都被安装在车头的发动机舱内。由于前轮同时负担传动和转向的工作,使车辆在转向时的控制变得简单,因此前置前驱车辆在行驶时的安全性比其它方式更高。另一方面,前置前驱车主要的重量都集中在车头部位,前轮必须负担较多的重量,而后轮负担的重量则少了许多。
后轮驱动,是指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传动轴传递给后轮,从而推动车辆前进的驱动形式,最早的汽车大多数都是后轮驱动。后轮作为驱动轮,负责驱动整个车辆,而前轮为导向轮,负责转向。形象地说,就是前进时后轮“推动”前轮,带动车辆行进。
后轮驱动的优点:操控性好,后轮负责驱动,令前轮可专注于转向,因此转向时的车辆反应更加敏捷。起步加速表现好,舒适度高,车辆起步、加速或爬坡时重心后移,后轮作为驱动轮抓地力增强,有利于车辆起步、加速或爬坡,提供更好的行驶稳定性和舒适度。
后轮驱动的缺点:制造成本比较高、空间利用不便。转弯时,如果后轮转速高于前轮,便会出现转向过度的情况,即“甩尾”现象。
前置后驱(FR)是最为传统的布置方式,发动机和部分传动装置被安装在车头的发动机舱内,再以传动轴将动力传送到后轮去。由于传动系统中的差速器和半轴都装在后轴上,加之发动机纵置,使发动机的重心落于前轴之后,而且体积越大的引擎的重心会落在越后面的位置。车辆的前、后轴因此获得良好的配重比率。
全时四驱,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实现四个车轮都有动力,它能够大幅度提升车辆的过弯极限。
全时四驱的优点:全时四驱是公路过弯极限最高的传动方式,它能轻松实现车辆高速过弯时每个车轮分配到最佳的驱动力。因此这种技术被大量讲求操控性能的大排量轿车采用,而装配它们的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有效驱动力和过弯极限。
全时四驱的缺点:全时四驱的结构相对复杂,成本比较高,占用的空间也比较大,因此不太适合在定位较低,或者体型较小的车型上装配。同时全时四驱是要消耗功率的,它的传递效率比两驱要低,对于看重经济性以及发动机动力较小的车型来说,全时四驱也不太适合装配。
分时四驱,是一种古老而又实用的技术,它在越野的时候,相当于装配了中央差速锁的全时四驱,通过性很好。
分时四驱的优点:分时四驱技术很成熟,结构也最简单,可靠性好,加上其不用装配中央差速锁,成本要比全时四驱低得多。在正常驾驶时采用两轮驱动的模式,经济性更高,灵活性也更出色。而在路况恶劣的情况下,选择四轮驱动又能大大的提升车子的通过性。
分时四驱的缺点:分时四驱对于公路来说意义不大,并且对驾驶技术方面的要求较高。因为分时四驱接通后相当于硬轴连接,因此采用四驱模式要非常谨慎。在公路上过弯一定不可以采用四驱模式。在砂石、雨雪、冰面上转弯也不能用四驱模式。
适时四驱,由电脑控制两驱与四驱的切换。在颠簸、多坡多弯等附着力低的路面,车辆自动设定为四驱模式,而在城市路面等较平坦的路况上,车辆会自行切换为两驱。
适时四驱的优点:适时四驱的结构比全时四驱简单得多,不但可以大大降低成本,还有利于降低整车重量。它适合于前横置发动机前驱平台的车型配备,这使得许多基于这种平台打造的SUV或者四驱轿车有了装配四驱系统的可能。
适时四驱的缺点:目前绝大多数适时四驱在前后轴传递动力时,会受制于结构本身的缺陷,无法将超过50%以上的动力传递给后轴,这使它在主动安全控制方面,没有全时四驱的调整范围那么大。